发作时心房跳动约350至600次/分
定义:心房非常快速且不规则的跳动
心房纤维颤动是非常快速且不规则的跳动状况,在心房颤动发作时,心房跳动每分钟约350至600次。
年龄愈大罹病率越高
发生率:老化增加罹病率
心房纤维颤动可说是老年病,年龄愈大罹病率愈高,台湾发生率为1%,65岁以上发生率上升至5%,超过80岁的老人增加至10%。
小心!合併高血压者增2倍死亡率
高危险群:高血压、肥胖、嗜菸酒、糖尿病、有家族心脏病史
高危险群:高血压、肥胖、嗜菸酒、糖尿病、有家族心脏病史
除了年龄,高血压是心房纤维颤动的另一个主要风险因子。根据研究,心房纤维颤动病人当中50%有高血压。若有高血压合併心房纤维颤动,死亡率将高出2倍,而造成中风的机率更高出5倍。另外,肥胖、嗜菸酒、糖尿病、有家族心脏病史等都是高危险群。
心悸、胸痛、头晕、胸闷、晕厥和呼吸困难
症状:心悸、胸痛、头晕、胸闷、喘不过气、晕厥和呼吸困难
心房纤维颤动症状多样化且因人而异。约有15~35%病人没有自觉症状,有人出现心悸、胸痛、头晕、胸闷、喘不过气、晕厥和呼吸困难等症状。
药物、电击整流术、导管电烧术、心脏节律器、手术
治疗:药物、电击整流术、导管电烧术、心脏节律器、手术。
1.多数房颤病人以药物治疗为主。药物分为钙离子阻断剂、心跳速率控制与预防血栓药。
2.电击整流术:藉由体外电流的刺激治疗心房颤动,恢复正常心跳。
3.导管电烧术:利用电烧心导管把心脏不正常传电的地方烧灼破坏,阻断异常的传电。
4.心脏节律器:药物无法控制时,有时视需要会建议植入心脏节律器,配合药物,以保持心跳节律稳定。
5.外科手术。
易併发脑中风、下肢血管栓塞
併发症:脑中风、下肢血管栓塞
心房颤动时,因为心房无法有效收缩,若血液滞留在心房,有时会凝结成血块,产生血栓。若心房颤动持续一段时间,就有可能心脏打出血栓,引发脑中风或肠子、肾脏或肢体血管栓塞等急性併发症。
难发现,高危险群提早心电图检查
预防:心电图检查
由于心房颤动不易发现,较难预防,建议高危险群若有心悸、心跳速度不规律等症状,最好提早做心电图检查。
发作时心房跳动约350至600次/分
定义:心房非常快速且不规则的跳动
心房纤维颤动是非常快速且不规则的跳动状况,在心房颤动发作时,心房跳动每分钟约350至600次。
年龄愈大罹病率越高
发生率:老化增加罹病率
心房纤维颤动可说是老年病,年龄愈大罹病率愈高,台湾发生率为1%,65岁以上发生率上升至5%,超过80岁的老人增加至10%。
小心!合併高血压者增2倍死亡率
高危险群:高血压、肥胖、嗜菸酒、糖尿病、有家族心脏病史
高危险群:高血压、肥胖、嗜菸酒、糖尿病、有家族心脏病史
除了年龄,高血压是心房纤维颤动的另一个主要风险因子。根据研究,心房纤维颤动病人当中50%有高血压。若有高血压合併心房纤维颤动,死亡率将高出2倍,而造成中风的机率更高出5倍。另外,肥胖、嗜菸酒、糖尿病、有家族心脏病史等都是高危险群。
心悸、胸痛、头晕、胸闷、晕厥和呼吸困难
症状:心悸、胸痛、头晕、胸闷、喘不过气、晕厥和呼吸困难
心房纤维颤动症状多样化且因人而异。约有15~35%病人没有自觉症状,有人出现心悸、胸痛、头晕、胸闷、喘不过气、晕厥和呼吸困难等症状。
药物、电击整流术、导管电烧术、心脏节律器、手术
治疗:药物、电击整流术、导管电烧术、心脏节律器、手术。
1.多数房颤病人以药物治疗为主。药物分为钙离子阻断剂、心跳速率控制与预防血栓药。
2.电击整流术:藉由体外电流的刺激治疗心房颤动,恢复正常心跳。
3.导管电烧术:利用电烧心导管把心脏不正常传电的地方烧灼破坏,阻断异常的传电。
4.心脏节律器:药物无法控制时,有时视需要会建议植入心脏节律器,配合药物,以保持心跳节律稳定。
5.外科手术。
易併发脑中风、下肢血管栓塞
併发症:脑中风、下肢血管栓塞
心房颤动时,因为心房无法有效收缩,若血液滞留在心房,有时会凝结成血块,产生血栓。若心房颤动持续一段时间,就有可能心脏打出血栓,引发脑中风或肠子、肾脏或肢体血管栓塞等急性併发症。
难发现,高危险群提早心电图检查
预防:心电图检查
由于心房颤动不易发现,较难预防,建议高危险群若有心悸、心跳速度不规律等症状,最好提早做心电图检查。